中暑是指发生在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中,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、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。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,中暑分为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。
诊断依据
1.有高温环境中作业或烈日曝晒史,常在运动停止后发生。
2.可有口渴、头晕、多汗或皮肤干热、可伴有体温升高、直立性晕厥,心动过速、肌肉痉挛、意识障碍等。
鉴别诊断
1.乙型脑炎
夏季流行,10 岁以下儿童多见。有高热、神经症状与体征突出;脑脊液乙脑病毒抗体IgM出现比血清早,有诊断价值。
2.脑血管意外
神经定位体征明显,如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伴有明显的脑膜剌激征。脑CT与脑脊液检查可确诊。
3.甲亢危象
本症的主要诱因包括感染、手术、创伤、严重的药物反应、心肌梗死等。表现为原有的甲亢症状加重,血FT3水平增高。
4.抗胆碱能药物中毒
有误服过量药物史,表现为口干、面红、心动过速、瞳孔扩大。可有排尿困难,必要时可取患者尿液作阿托品定性分析。
救治原则
1.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。
2.有缺氧指征者予以吸氧。
3.给予体表物理降温。高热者同时药物降温,选用氯丙嗪25~50mg加人0.9%氯化钠液静脉滴注。
4.循环衰竭者静脉补液同时酌情选用多巴胺、山莨菪碱静脉点滴。
5.有脑水肿者酌情选用20%甘露醇、糖皮质激素静滴。
6.心跳、呼吸骤停者即刻予以心肺复苏。
7.其他对症处理。
转送注意事项
1.确保静脉通道畅通。
2.心跳呼吸骤停者应建立有效通气道并给氧,在有效心脏按压条件下转送医院。
3.监测生命体征。